即时新闻:
安徽
专题  >  安徽交警在行动  >  要闻播报  > 正文

红绿灯下警星闪耀 平安路上书写荣光

安徽公安交警英模忠诚守护道路交通平安畅通群像

2022年09月20日 08:20     来源: 人民公安报    作者: 海世梅 皖公宣   
人民公安报 · 海世梅 皖公宣  |  2022-09-20 08:20

  近日,安徽省公安厅第一会议室内,一场特殊的英模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7名安徽公安交警系统涌现出的先进个人或集体代表,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讲述了他们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日夜坚守中,冲锋在前、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榜样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有着光荣传统的安徽公安交警队伍,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栉风沐雨坚守在每一个繁忙路口,警灯闪耀穿梭在每一条大街小巷,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织密织牢道路交通安全网,确保江淮大地道路平安畅通。

  红绿灯下永葆初心,把忠诚融进每一次严格执法

  91720分,在淮北市泉山路首府小学门口,滚滚车流中,交警张恒正带领队员们强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确保开学第一天孩子们的出行安全。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这是张恒坚守在路面一线指挥交通的第11年,他用敬业奉献书写着一名新时代交通警察的无悔忠诚。期间,无数次面对危险,他都挺身向前毫不畏惧。2019525日,“嘭”的一声巨响突然传到正在执勤的张恒耳边,他转头一看,居民楼下的天然气主管道被挖掘机挖断,气体正呼呼地往外狂喷。来不及多想,张恒果断冲进泄漏核心区,指挥交通、疏散人群、联系抢险,最终和赶来的救援队员一起成功化解险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战大考书写绝对忠诚,实事实干兑现铮铮誓言。全省交警部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警心、铸警魂,推动全警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过硬公安交警铁军。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我先来!”20223月,淮南凤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接到指令后,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37名队员15分钟内全员到位、集体请战。29日深夜10时,队员们穿着全套防护服,深入疫区最中心——凤台县李冲回族乡开展转运任务,一波又一波,最终将400余名群众安全转运到隔离点。衣服湿透了,嗓子喊哑了,但是,队员们没有一个说累,也没有一个退缩。

  斑马线上倾心为民,将平安送给每一名群众

  疏导指挥、查纠违法、宣传教育、事故处理……在城乡的路口,每天都有交警站立在斑马线上指挥交通的忙碌身影,都有红绿灯闪烁背后智慧交通的辛勤工作,只为将平安送给每一名人民群众。

  在滁州,交警刘兴伟每开出一张罚单,都会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解释清楚:处罚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让大家牢记遵守交通法规就是珍爱生命。他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超过3万起,没有一起因执法不当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没有一起因执勤执法不规范、不公正而引起当事人信访、投诉。

  在芜湖,交警袁中才所在中队辖区的劳动新村和浩成天都小区主干道停车扰民问题长期困扰着小区居民,居民不断通过市长热线、“市民心声”反映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袁中才多次进行实地踏勘,带领队员开展摸底问卷调查,累计散发800多份居民问卷,收集群众对该路段停车的真实想法。最终,在住建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社区的大力支持下,该路段安装了机动车禁止停车标志牌,为两个小区的居民进出营造了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心中装着人民,才能办成人民期盼的事。安徽交警勇敢无惧、挑战自我、服务群众,永远守护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用不停奔走的脚步丈量着辖区道路安全,守护着万家灯火团圆。

  “车管工作做得好不好,应该由群众说了算,让群众满意是车管工作的最高目标。”马鞍山车管所把群众满意视为工作的生命线,科学合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建立覆盖全市的车管服务站点99家,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建设“7×24小时不打烊车管所”,打造市民“家门口车管所”,力争让车驾管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

  宿州交警李雳1995年从部队退役后,成为一名路面女交警,这一干就是27年。2013年,李雳在朱仙庄镇清障工作中结识了孤儿尹梦珂姐弟,10年来一直坚持帮扶和资助姐弟二人,时常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有一年母亲节,尹梦珂小心翼翼地递给李雳一张写着“母亲节快乐”的卡片,两眼含泪地问李雳:“我可以喊您妈妈吗?”李雳一把抱住她:“我就是你妈妈,一辈子都可以。”

  荧光黄里日夜坚守,用创新赋能每一次安全出行

  山水之城池州,境内高速公路团雾年均3次以上路段就有17处,全年团雾发生总量约50次。团雾给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面对这个“拦路虎”,池州交警陈广柱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牵头组建一支科研团队,反复奔波路面构建数据模型,主动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完成海量信息的收集整理。202012月底,他们完成的全省首个“高速公路团雾感知预警系统”正式上线。系统上线以来,共预警雾情312次,在路面交警大队的配合下,2020年至2021年冬、春的雾情高发季节,池州境内高速公路未发生一起因雾情引发的亡人交通事故。

  平安畅通是百姓最朴素的出行愿望。安徽交警队伍中,一批批像陈广柱一样的科研尖兵,坚持创新赋能,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最大限度地守护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贡献平安力量。

  35个微信联系群,让群众反映问题更方便,收集意见建议更广泛,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蜀山大队用心搭建“警民连心桥”。常住人口105万人,道路通行里程804公里,稻香楼宾馆、三里庵商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均位于蜀山大队辖区。由于辖区面积大、道路通行里程长,且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众多,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蜀山大队智能分析研判交通安全态势,依托专门研发应用的交通事故智能分析及预防系统,建模分析出辖区事故“敏感点位”,为判定事故隐患风险、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大型物流批发市场交通秩序乱,一直是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也是治理难点。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合肥交警杜汝达独自骑着共享单车在安徽大市场周边反复踏勘,查找乱象根源。通过推磨转圈式的乱点治理,辖区物流园、商圈周边秩序得到显著改善,事故同比下降了60%。他还创新推出“全时段+多手段”违法整治模式,相继成立了夜查小分队、机动小分队、追溯小分队,根据大数据和轨迹分析,结合舆情、警情开展针对性整治,有效净化了道路通行环境。

  警徽熠熠映初心,一片丹心铸忠诚。从酷暑到寒冬,从清晨到日暮,从繁忙的十字路口到校门口的护学岗,一代代安徽交警不畏烈日灼灼、不惧雨雪冰霜,用热血和生命守护着人民群众幸福安康。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