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让警务数据『跑』起来
合肥市公安局智慧警务指挥平台。 宋军 摄
视频侦查支队民警利用大数据进行视频侦查。宋军 摄
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利用大数据进行案情研判。宋军 摄 4月21日,抢劫、杀人后潜逃24年之久,被江苏警方网上追逃的命案嫌疑人王某,在合肥市瑶海区某物流园被一举抓获。“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当他被刑警们按倒在地时,一脸惊愕地问。在全国四处流窜的他,逃亡生涯划上了句号,得力于合肥市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成果运用。 “我们全家人都急疯了,太感谢了,将我母亲送了回来!”6月25日,陶奶奶在中庙被发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她提供不了任何有效信息,接警民警使用移动警务通人像比对功能,扫了扫老人的脸立即确认了老人的名字和住址,将老人送回了家。 7月30日,一场跨越大半个合肥市区的紧急救援接力,让病危的幼童仅用了14分钟就被送到了医院,这一视频感动了全城。7.2公里,19个红绿灯路口,却在合肥市城市交通超脑平台的指挥下一路畅行,为幼童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 这一件件神速破案、快速救助的背后,是合肥警方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治安防控、打造智慧警务服务民生的结果。“智慧公安是城市智慧治理的突破口、必由之路。近年来,合肥市加快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公安大数据平台、雪亮工程、智能交通、智慧平安社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投入运行,推动警务数据‘跑’起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合肥。”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马军告诉记者。 用数据指挥 让“单兵突击”变“合成作战” 2019年6月4日晚,19名犯罪嫌疑人被民警从缅甸抓获并押解回合肥,“2·27”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2020年2月17日,合肥市公安局侦查指挥中心通过警情梳理发现,市区接连发生三起车内财物被盗案件,民警从案发区域周边的视频监控入手,仅用20余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这都是合肥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为实战服务、提升效能的一个缩影。一组数据可见成效:全市公安机关刑事类警情、刑事案件立案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现行命案连续6年全破,命案发案数、8类严重暴力案件数及其占刑案比重始终处于全国省会城市最低行列。 “一旦接到命案报警,合肥警方会立即进入多警种合成作战模式,天网启动追踪、嫌疑人信息调取分析、快速调集就近警力……这一切都在依托大数据中心构建的合肥市公安合成作战中心这一‘智慧大脑’的指挥下,快速布下天罗地网。”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刘钊介绍。 近年来,合肥市公安局以一个中心、两张网、八大技术平台、九大实战应用,再加上N种工作实效,构建合肥智慧警务“1289N”的建设目标。在这个整体规划的指引下,由合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牵头,组建全市公安大数据中心,融合形成计算能力超强的公安大数据平台基础资源池,为合肥警方打击犯罪、社会治理、治安防控、服务民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后,争取第一时间、全程掌握犯罪嫌疑人动向,才能跑在犯罪分子前面,起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打击态势。”合肥市公安局科信支队副支队长刘跃这样介绍智慧警务建设。 海量数据采集,是打造智慧警务首要环节。“以前,数据采集依靠民警上门逐户走访,一天最多可以采集40户到50户,如今可以通过视频等各种科技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汇聚政务资源以及企业数据,让海量数据源源不断构成警方大数据,从而从人、车、电、网、像的多维度、全时空刻画,发现潜在线索、标签、关系、行为规律等,为公安实战赋能。”刘跃介绍。据悉,截至目前,大数据中心已整合1441类2526.8亿条数据。 用数据说话 让“眼睛守护”加“拳头出击” 今年4月,合肥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对瑶海辖区三车被盗警情进行视频梳理,发现前后两起电动车被盗案件应该为一人所为,且作案后嫌疑人在同一个地点消失,可能为嫌疑人落脚点。民警立即调取该消失点的白天视频,通过视频大数据分析,很快将聂某某抓获。聂某某如实交代近期多起盗窃电动车的犯罪事实。 “‘苍蝇式’犯罪指多发性的侵财案件,比如盗窃电动车、扒窃等。一直以来,警力少案件多,侵财类的‘小案’破案率不高。可如今科技赋能,在视频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可以将看似单一发生的‘小案’,通过大数据串并,成为‘顺藤摸瓜’的系统‘大案’,实现一举破获。”合肥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支队长陈月明介绍。 2019年,合肥公安持续探索视频技术数据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创新“视频+”警务模式改革,构建起基于视频技术的主动进攻、快速反应的协同联动作战格局。“这就如同‘眼睛’+‘拳头’,卓有成效破解社会治安管控和侵财类犯罪打防难题。”陈月明说。 “请帮我调取一下宿州路小学门口监控。”“现在调出合肥南站入口下穿处画面。”在市公安局指挥调度中心大厅内,随着一道道指令下达,系统立刻调取所需的监控情况。被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确定为“雪亮工程”示范城市的合肥,已经构建起全市视频资源融合一张网、基础应用四大支撑平台、智慧应用五张视频防控网、六道视频防控圈。整合接入各类视频资源8万余路,实现“动态预警、全时可控、区域联动”。 据了解,2019年,合肥市公安局视频作战中心支撑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178人,其中逃犯488人,视频应用抓获数居全省首位。2019年,全市组织开展“拂晓行动”,打击处理盗窃三车、盗窃电瓶、扒窃等“苍蝇式”违法嫌疑人1499人,扒窃警情在连续6年大幅下降基础上,同比再降48.23%;盗窃三车、盗窃电瓶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4.26%、30.69%。 “‘视频+’不仅可以满足公安治安防控、打击犯罪业务需求,还为全市政府部门提供海量数据支撑,在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防灾救灾、治安防控、生态环保、智慧交通、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跃说。 用数据创新 让“脚板警务”变“智慧警务” “大数据”给公安基层警务工作带来怎样“质的飞跃”?刘跃拿出移动警务通向记者演示:“以前,出勤民警发现可疑人员,需要与内勤联系,让其帮助核查,然后进行比对,这往往会造成抓捕错失良机。而如今,民警只要用移动警务通现场查询,就能迅速从大数据中心调取相应资料进行核实,并及时上传平台供后方更好研判。” 据了解,合肥公安依托大数据中心,搭建起移动警务平台。目前,合肥警方移动警务平台已上线特色App应用70个,一线全员配备移动警务终端7900余台。一线民警通过手持终端,即可轻松从大数据中心调取相应资料,并上传资料。合肥公安形成大数据应用的浓烈氛围,仅2019年,全市民警对大数据中心访问次数就达1000余万次,刑事拘留人员被警务云查询研判过的达96.72%。 合肥市优秀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合肥公安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去年4月,合肥市智慧警务联合创新中心启用,“引智”科大讯飞、华为、公安部一所、公安部三所等十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 “倾听基层单位的声音,找准科技信息化与实战的结合点,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手段集成创新应用到公安工作中,营造全警应用氛围,向科技要警力,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市平安建设。”马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