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百姓平安的“幕后英雄”
记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道路交通指挥中心警务技术四级主管陈广柱


科技岗位的警察们负责技术研发,虽然不曾出现在台前,可他们始终依靠过硬的专业素养,奋战在打击违法、服务群众的战场上。来自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道路交通指挥中心的陈广柱,就是这样一位“幕后英雄”。 运用”大数据“精准打击,高科技创新交通管理守护平安出行 对于陈广柱来说,他的“路面”是网络。近年来,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将智慧警务的实战应用融入到民警日常执法活动中,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管控能力,默默服务大众出行。 2019年初,陈广柱组织相关科技人员研发完善了“昆仑”系统,投入使用后的一个月时间,就查处了28例假套牌案件。“昆仑”系统厉害之处,在于该系统基于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GPU的AI算法,实现多维度搜车、研判及缉查布控,让交通违法车辆无处遁形,从开始分析到锁定嫌疑车辆将其抓获,仅仅需要40分钟时间。 这一切的运用需要强大的后台数据支撑。陈广柱从2015年就开始着手准备,他独立完成了交警支队视频专网的搭建,实现了市公安局天网工程、交警支队、三县两区交警、交通局以及其他部门建设的电子警察、卡口、违停抓拍、事件监测等设备的协议统一。 2017年至2018年间,陈广柱改革集成指挥平台网络传输方式、图片数据调用方式,节约了交警支队50%的图片存储资源和80%以上的公安网边界安全设备资源。同时,将公安集成指挥平台的预警延时由原先的1分钟以上降低至8秒以内,顺利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事关百姓无小事,以高度责任感换取老百姓获得感 “人民警察,人民在先,警察在后,做一名合格称职的人民警察,就要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这是陈广柱常说的一句话,也一直用行动践行着他的庄严承诺。 2018年陈广柱和他的团队用了近半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建成“大货车通行证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实现主城区现有的电子监控24小时全路线监控大货车的行驶。”陈广柱介绍说,他们整合利用已有的天网治安卡口、电子警察、测速卡口等监控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城大货车的运行轨迹,系统再自动与电子通行证进行比对,快速筛选出违规行驶的大货车。 据了解,“大货车通行证管理系统”自2018年应用到今年10月份以来,共发放城市通行证67373张,自动抓拍货车闯禁区违法行为36023起。电子通行证的使用不仅实现了对进城大货车的监控,大大减少主城区大货车事故的发生,增强沿线居民的安全感,也解放了大量蹲守路面的警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百姓出行的一大难题,为改善这一局面,陈广柱和他的同事们又投入了另一场“战斗”中——对城区信号灯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目前,市区主城区107个灯控路口已经实现了30条线协调,不仅让城区道路更畅通,也有效控制了车速。数字显示,齐山大道2019年1到10月份事故比往年同期减少了一半。 “事关老百姓每天出行,再小也是大事,每个路口的经过时间都是一秒一秒抠。”陈广柱说,“技术警察属于幕后工作,虽未见硝烟,却是极具挑战、科学严谨的工作。” 初心不改 无怨无悔,心系群众“大家”忘记自己“小家” “说工作我们能多聊聊。但说家庭,我除了惭愧,真是说不出啥。”陈广柱说,工作那么多年,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好在妻子和孩子都理解我,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 工作认真严谨,研发全力以赴,正是这种出色的表现,为陈广柱赢得了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和赞赏。他连续三年被评为市优秀公务员,多次获得市公安局优秀党员、岗位标兵等荣誉。2019年在公安交管实际应用、智能交通等方面,他还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8项实用新型专利。 “选择技术警种,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和寂寞,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但只要能把危险挡在群众看不见的地方,我就觉得很自豪。”陈广柱是千千万万个公安科技信息化民警的缩影,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