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安徽
警星闪耀  > 正文

孙伦正:扎根基层,将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2021年11月03日 14:22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海世梅   
中国警察网 · 海世梅  |  2021-11-03 14:22

  “孙所回来啦?”“快进屋坐坐,好久没见着你了。”几天前,调离安徽省怀远县公安局唐集派出所一个多月的孙伦正因工作回了趟唐集镇,街边摆摊的商户、门前晒稻谷的群众见到他,热情地招呼道。附近的村民也纷纷围了过来,问着他的近况,跟他唠着家常,话间的语气像极了见到久别回家的兄长。

  孙伦正如今是安徽省怀远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的所长,今年46岁的他从警14年,从部队转业后便一直扎根在派出所,被安徽省公安厅评为“杰出的人民警察”“全省十大爱民模范”“优秀人民警察”,被安徽省委省政府评为“安徽省第七届人民满意公务员”,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

扎根辖区,守护平安

  2007年,从部队转业的孙伦正被分配到怀远县公安局兰桥派出所当社区民警。那时的他,对公安工作还是“一片空白”。为了尽快熟悉工作,他白天在工作中边干边学,晚上给自己“加餐”,翻阅卷宗、查看资料、看书研究……凭着这股钻研劲儿,到岗18天后,他就可以独立开展工作。

  派出所的工作离不了张家长李家短,为做好群众工作,孙伦正每天都会跑到辖区,见到谁都会上前唠几句。渐渐地,村民开始熟识并接纳这个皮肤黝黑的“小黑子”。 2014年11月,孙伦正任兰桥派出所所长,从此村民跟他的关系更近了。

  “每天都能见到他,跟他说话或者反映情况,他很热情,但留他在家里吃饭,他就断然拒绝。”住在兰乔镇红光村的退休干部梅相国对孙伦正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孙伦正是个热情周到且刚正不阿的人,不止帮群众解决了难事,也让兰桥镇换了一副面貌。

  曾经的兰桥乡(现兰桥镇),赌博之风盛行、盗窃情况严重。为改善这一状况,孙伦正每天扎在辖区13个行政村,了解村里的治安情况,听取村民的诉求。经过深入调研,他在进入兰桥的公路上设置盘查卡点,严查过往车辆以及可疑人员;带领民警加强街面便衣巡逻,对重点场所开展重点盯防;联动乡综治部门,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巡逻防范。在他的牵头下,兰桥镇的治安情况明显改善,街面盗窃发案率大幅下降。

  兰桥乡(现兰桥镇)守家庭多,群众喜欢养狗。一段时间里,当地盗狗案件持续高发。为打掉这一“毒瘤”,孙伦正组织民警加大巡逻盘查力度,严厉打击盗狗行为。一次夜巡,孙伦正发现一辆无牌车辆,他立即驱车追赶,嫌疑人一路疾驰后弃车逃窜,孙伦正没有放弃,他对车辆进行仔细勘察,最终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一个烟头,通过痕迹比对和大量走访排查,一举抓获一个涉案上百起的盗狗团伙,抓获6名嫌疑人。第二年,根据工作中掌握的线索,孙伦正带领民警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再次打掉一个长期盘踞在蚌埠市区的盗狗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7名,破获案件近千起。

  “孙所长来了之后,村里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事情都没有了。”兰桥村党总支书记刘勇说道。而发现这一变化的,还有兰桥乡(现兰桥镇)13个行政村的村民们。

心系群众,续写警民鱼水情

  “他很有工作方法,无论在哪个派出所,群众都认可他、信任他。”怀远县公安局局长高剑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兰桥乡(现兰桥镇)孙庄村老纪的儿子小纪是个精神病患者,经常在外惹事,还时常跟老纪打架,实在没办法的老纪只能到派出所求助。了解情况后,孙伦正来到老纪家。“我是派出所所长,你有什么可以跟我说。”他一句一句与小纪沟通,耐心开导小纪,还帮助协调医院将小纪送医。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对小纪的关注,隔三差五就找小纪聊聊天、谈谈心。在他细致的关怀下,小纪渐渐恢复了稳定,还认了孙伦正当“干爸”,再也没肇过事。

  2017年6月,孙伦正调任唐集派出所所长,兰桥村群众得知这一消息时急了。为了挽留他,13个村支部联名致信怀远县公安局党委,希望孙伦正能继续留任。尽管心中万般不舍,但孙伦正更不忍向群众道别,只在收拾好行囊后便匆匆离开了。

  初到唐集,恰逢辖区一林场改制,所有下岗工人又上岗工作。由于过去档案都是手写,很多工人名字与身份证姓名同音不同字,造成很多工人的工资发放不下来,此事纠结了好多年。孙伦正知道后,立即向局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汇报,同时专门抽调警力开展调查取证。经过多方核实确认,孙伦正和民警仅用三天就办理完结,最终全场工人的工资得以发放。

  唐集镇外来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在派出所工作的几年里,孙伦正带领民警重拳出击、严打犯罪,先后打掉6个盗窃团伙,捣毁6个赌博窝点,抓获逃犯24人,唐集辖区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从全县靠后,一跃成为全县第一。

  创平安易,守平安难。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孙伦正深知只有群众生活舒心了,辖区才能真正实现平安和谐。为此,他对群众更加上心了。

  辖区老大娘刘英家的土地,从1992年就被五户人家侵占,直到老伴离世,问题也没能解决。多年来,双方因此一直不和。为化解矛盾纠纷隐患,孙伦正连续一周下村调查走访,逐一到五户人家做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刘英家的土地终于收回来了,她哭着拉着孙伦正的手说:“所长,我家老头子终于可以瞑目了!”自此,刘大娘逢人就说:“这个所长是个‘包黑子’,脸黑心好,有事只管找他。”

  2018年开学季,孙伦正到唐集镇朱疃中学为学生上安全课。课上,一名一直低着头的女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向班主任询问,了解到这名女生因为没有户口一直没有学籍。在进一步的工作中,孙伦正了解到,女生的母亲是四川人,在外出打工时认识唐集镇李桥村村民老李,两人同居后育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因母亲没把户口迁来,至今一直没法办理户口。为解决三个孩子的户口问题,孙伦正当天就安排民警调查取证,完善各种资料,给他们做亲子鉴定。由于老李家经济条件较差,拿不出做亲子鉴定的钱,孙伦正又找鉴定机构和学校协商,最终由学校出2000元,孙伦正自掏2000元,帮三个孩子做了亲子鉴定,并在一周内给三个孩子落了户。

  “我是农民的孩子,组织给了我服务群众的权利,那就一定不能辜负组织,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多服务。”14年来,孙伦正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把家搬到派出所的“贴心所长”

  在民警眼里,孙伦正是个“贴心所长”,碰到民警前一天加班,他第二天会早起给大家做肉丝面;了解到民警家里有困难,他会第一时间出面给予帮助。但对家人,他却亏欠了太多。

  “每年过年,他都提前把妻子和小孩接到派出所,一家人在派出所里过年。”说到孙伦正,除了肯定他的工作,几乎每个人都会说出这句相同的话。对此孙伦正却说:“平时忙着工作,把他们接过来一起过年,也是一种团聚了,派出所也是家。”

  “去兰桥老爸所里过年罗!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同样坐在老爸车里的老妈却没我这么乐呵,她不时埋怨爸爸,一个小警察,天天忙!就连过年都要到派出所过……”在儿子孙乃威的印象里,2016年的大年三十是他过得记忆犹新的一个年。这天,他用一篇作文记录下了爸爸先后出警执勤9次的所见所闻。在目睹了爸爸的忙碌后,儿子不得不感慨:“老爸处理问题真有一套!”而类似的场景,充满了孙伦正的每一天、每一年。

  妻子剖腹生完二胎不久,孙伦正被蚌埠市公安局抽调参加安徽省公安厅组织的大比武,身为全省优秀警务实战教官的他接到通知后,安排好派出所的工作便到医院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能不能不去?我还没有拆线,小孩没奶吃,吃饭都不方便……”妻子委屈地说道。“组织需要,我请护工来照顾你和孩子。”最终,孙伦正说服了妻子。

  去年春节前夕,母亲问孙伦正能不能回家过年,孙伦正说可以。但大年三十那天,当母亲打来电话,说菜已经上桌了,孙伦正才想起来跟母亲说,因为忙于工作无法回家。这年,是他第14个年头没能回家过节。

  很多人在钦佩孙伦正的同时,也会好奇他对工作的决心来源于哪里,孙伦正给出了回答:“组织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组织对我的培养,守护一方平安,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孙伦正对过去的总结,也是他对未来的坚定和展望。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