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克黄金,这可是一笔不小数目。”2024年12月,辖区接连发生2起以“金包银”冒充黄金的诈骗案件,这引起了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淮上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民警的高度重视。近日,随着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检察机关批捕,这起黄金抵押骗局水落石出。
抵押黄金竟是套路
2024年12月,家住蚌埠的王某以“朋友急需汇款,需用黄金抵押”为由,多次向金某和张某抵押所谓的“黄金”。金某表示,他最初对王某的抵押行为并未起疑,因为用火焰枪灼烧后,这些“黄金”的成色看起来并无异样。而且,随着黄金价格不断上升,他认为就算王某不来赎回,自己也不会亏本。张某则出于赚取利息的考虑,同样没有仔细甄别这些“黄金”的真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2月,王某逐渐失去了联系。金某和张某在意识到可能被骗后,纷纷将手中的“黄金”送到金店进行破拆检测,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些所谓的“黄金”竟然都是金包银。接到报警后,淮上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民警迅速展开侦查。
民警拆穿骗子伎俩
案发后,王某躲藏起来、不知去向。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办案民警初步锁定了王某的藏匿地点。
“王某的反侦查意识很强,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淮上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民警韦猛介绍。为了逃避侦查,王某很少外出,行踪飘忽不定,试图在城市的缝隙中寻找藏身之处。然而,这些伎俩在警方的精心布控和蹲守追踪下,显得苍白无力。
办案民警通过对王某的生活轨迹、社交关系以及资金流动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逐渐锁定其藏匿范围。最终,民警在一栋公寓楼内将王某抓获。“我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抓的,但没想到这么快。”王某说,“金包银一克50元,我转手800元每克抵押出去。”面对铁证,王某承认了其犯罪事实。
为还赌债动起歪念
经查,无固定职业的王某沉迷于网络赌博许久,3年时间里赢少输多,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翻本和偿还赌债,他干起了诈骗的勾当。他把诈骗所得的钱款除了还赌债外,还用于高额消费和支付一部分利息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民警在梳理王某银行流水时发现,他的诈骗行为并非偶然。他甚至曾将银行卡借给他人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网络赌博害人害己,更让身边人付出惨痛代价。”办案民警韦猛提醒广大群众,在进行贵金属交易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检测和鉴定,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