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27小时 致人死亡肇事逃逸案告破


案发地点无监控录像,无目击证人,有效线索极少的情况下,淮北交警经过27小时的连续奋战,迫使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俞某归案!至此,发生在“战疫”期间的“2.26”致人死亡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成功侦破。 一名男子死亡 肇事车辆逃逸 2月26日,7时19分,天刚亮,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让淮北交警四大队事故中队值班中队长刘勇一激灵:“110指挥中心呼叫,你辖区塔山路华家湖新村路段,一男子躺在路上,疑似死亡,请速前往处置!” 刘勇喊上一起值班的同事,迅速发动警车,赶往现场。由于疫情防控限制非必要的车辆人员出行,路面上车辆人员并不多。案发现场一男子俯身趴倒在地,头部受到明显重创,经医生确认,该男子已经死亡! 少量玻璃、塑料碎片、一条刮痕...刘勇在现场勘查笔录上记下。“这条刮痕明显是车辆碰撞物体,倒地后剐蹭所致,痕迹和人体所在位置,存在合理的物理联系!”多年的办案经验,让刘勇判断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嫌疑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事故现场确认一人死亡!”民警向指挥中心报告现场确认情况。 闻听此案,淮北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章银发高度重视:“交警支队牵头,迅速组织力量,侦破此案!”市局旋即启动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多警种合成作战机制”,成立了交警支队牵头,刑侦、图侦等多警种全面配合的“2.26致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专案组。” 无监控、无目击者,有效破案线索极少 专案组当日组织召开案件攻坚研讨会,汇总当前掌握的线索,确认侦办思路。事发地点无监控设备、未发现目击证人、现场有效线索较少,目前掌握的情况,让参与办案的民警眉头紧锁。 法网恢恢,擒获肇事者是最终目标,当前能做的就是先确定肇事时间,再确认肇事车型。“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张法网逐步锁定在这个‘狐狸’之上!”参与案件侦破指导的事故大队大队长蒋海峰信心坚定。 “寄希望于记录事发情况的监控录像证据已是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沿着事发地点周边监控回溯;事发突然,嫌疑人来不及伪装现场,对于案发现场要再次进行扩大勘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经过讨论,会议确定了两条侦破思路。 交警四大队大队长王庆芳安排一组办案民警按照接警时间回溯6小时,对周边监控设备记录的画面进行了调取,面对数千张过往车辆的照片,多名民警分工进行筛查、甄别、确认。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案民警最终锁定了事故发生的准确时间为26日零时左右。 另一路民警对现场进行扩大勘查,寻找现场遗留的蛛丝马迹。通过对现场进行复勘,民警在事发地桥下的草丛里找到一个破碎的倒车镜外壳,结合监控图片,最终确定肇事车辆为两轮摩托车,这一发现给专案组成员极大的信心,与此同时,收集到现场遗留的三份血样,立即送检,通过DNA检验,确认其中两份血样为肇事嫌疑人所留。 心理防线崩溃 嫌疑人如实交代罪行 综合线索后,专案组判断,嫌疑人应工作生活在事发地周边村落,平时驾驶摩托车出行,目标范围进一步缩小!民警立刻马不停蹄地奔赴事故现场周边村镇进行摸排走访,调查近期经常骑两轮摩托车在两村附近出入的人员,同时到周边的医院、诊所调查有无外伤前来就诊的人员信息。同时联系辖区派出所和附近村居负责人宣传到户,张贴悬赏公告,形成强大攻势,敦促交通肇事嫌疑人尽快投案。 2月27日10时30分,在化楼村从事采摘草莓工作的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俞某,摄于法律的威严,心理防线崩溃,主动来到交警四大队投案。原来,事发当天凌晨,俞某驾驶摩托车行经此处时,与死者发生交通事故,因害怕承担责任,以为无人发现,便侥幸肇事逃逸,没想到警方这么快就锁定了方向。俞某发现警方找到他只是时间问题,躲避已是徒劳,于是前来投案。从发现该案,到案件侦破,用时27小时。 经讯问,俞某对其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办案民警根据其交代,又起获了俞某为毁灭证据而拆解的肇事两轮摩托车。至此,“2.26交通肇事逃逸案”成功告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