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公安局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从优化公安执法主体能力、执法监督能力、源头治理能力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强化法治业务培训,优化公安执法主体能力
面对当前“网上网下+虚拟实体”犯罪不断变换交合对传统执法理念和执法习惯带来的巨大挑战,青阳公安全面推动法治培训从“全面普惠”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推出“1+3+X”能力提升新模式,以“法治夜校”集中培训为基础,以分片巡回培训、派驻指导、线上讲学为教学辅助,综合运用提醒、通报、约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纪律处分等多种督促措施,切实促进民警懂办案、能办案、会办案。
“局里的执法业务培训课很务实,老师们会从案件侦办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导我们用所学理论发现错误、整改问题。”2024年入警的新警杨梓妍受益匪浅。2024年,青阳公安举办“法治夜校”4期、讲学辅导16次,覆盖一线民警近400人次,培训专职、派驻法制员22名。
与此同时,青阳公安在全县公安机关推行案卷评比机制,从事实证据、办案程序、处理结果、执法效果四个维度,逐案通报、点评,激发民警“想办案、办好案”的工作热情。
“适当的竞争机制可以激励斗志。每到月末,我们局里的办案民警都暗暗较劲,就看谁主办的案件能评上当月最优案件。”青阳县公安局法制大队负责人蔡祖军介绍。通过推行案卷评比,全局执法办案水平进一步提升。2022年至2024年,青阳县公安局连续3年被安徽省公安厅评为“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
加强案件质量管控,优化执法监督能力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2021年1月,青阳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挂牌成立,中心下设办案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案件管理中心、合成作战中心、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等五个子中心,各子中心分工协作、紧密配合,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民警执法办案活动的能力。“中心成立后,县公安局层面依托中心,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基层所队执法源头、执法过程、执法关键点的全方位监督、全流程管控,提升全局办案质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负责人吴先发说。
经过3年实践创新,青阳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于2024年获评“全省一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中心实现“零事故”“零投诉”“零差错”,有效保证执法办案规范和人员安全。
今年1月3日,青阳县公安局、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法院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召开本年度第一次联席会,就当前刑事犯罪预防、打击情况及部分疑难犯罪的理解适用进行通报、研讨。这样的工作机制,青阳公检法部门已坚持3年。
为切实强化刑事案件质量管控,青阳公安持续在不同行业主管领域,健全与检、法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对口联系机制,持续推进公、检、法联席会议常态化运行,密切“公检法+行政机关”行刑衔接沟通互商,进一步落实定期会商机制,强化刑事司法活动的侦办指导监督。
近3年来,青阳公安召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例会18次、公检法会商研究会议9次,解决疑难案件21起。
开展执法活动“日评议”,优化源头治理能力
随着法治社会不断进步,群众对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有了新需求。近年来,青阳县公安局绘制“执法办案源头管理思维导图”,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示接处警、信息公开、案件处理等闭环管理流程,严防工作疏漏。
与此同时,青阳公安致力完善县公安局案件管理中心和基层所队负责人分级巡查评议机制,组织基层所队重点围绕执法源头治理行动开展每日评议工作,从源头上解决执法办案突出问题。
如今,青阳公安各派出所、大队负责人每日上班第一件事,便是组织执法执勤民警针对前一日辖区内所有警情、案件等执法活动进行评议,针对执法活动是否规范及是否存在未化解矛盾、未消除隐患进行会商点评,研讨整改举措,明确当日工作重点。“每天早上花20分钟评议,可以快速厘清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安排督促当日待办事项,对提升基层派出所工作效能有很大帮助。”青阳县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所长汤国庆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