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最南端的休宁县,东南与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接壤。因山水相连、地域相近、人文相亲,近年来,休宁县公安局在与接边地区共话水系警务协作、探索山脉警务融合中不断推动三地公安机关深化合作、优化机制,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推动区域警务一体化发展,守护省际边界地区和谐安宁。
从“不好管”到“一起管” 做强边界警务专业力量
夜幕降临,警灯闪烁,一辆辆汽车从皖赣交界的虎头岗哨有序通行。这是“冬季行动”开展以来,休宁县公安局流口派出所与江西省浮梁县公安局瑶里派出所开展联合行动的场景。停车熄火、核对人员、开箱验查……一套熟练的安全操作流程下来,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车辆便在两地警方的引导下快速驶离。2024年11月6日晚,两地公安机关在联合行动中查获一名违法人员。
保持对违法犯罪的凌厉攻势,让省际岗哨成为打击前沿,守护省际边界安宁,这得益于休宁公安在人力、物力与技术方面的不断投入。“近年来,休宁公安在设施配备、力量整合上下足了功夫。”休宁县公安局副局长程勇介绍,尤其在重大活动安保期间,专业设备和专业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休宁县公安局通过机关支援基层、所队强强联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做专警种、以专对专,有效化解边界警力不足、业务不专等难题,在东临溪、流口、源芳辖区设立省际治安卡点3个,并在境内的龙田乡与浙江省开化县齐溪镇交界地建立跨区域综合警务站,由两地公安机关定期互派人员办公,重要活动安保期间24小时驻点盘查,在安保工作、应急处置、普法宣传、便民服务、警民联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去年以来,两地公安机关依托跨区域综合警务站开展联勤联查19次,盘查可疑车辆464辆,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名,抓获在逃人员3名。
从“临时性”到“常态化” 优化边界警务机制建设
区域有界,平安无界。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休宁县公安局把快速、精准、有效作为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考量,相继建立皖浙、皖赣毗邻警务合作区,并强化区域联防、警情联动、问题联治、犯罪联打、纠纷联调、普法联宣六联警务协作机制,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去年10月25日,以“休戚与共 齐护安宁”为主题的皖浙闽赣四省边界市共护平安战略合作暨皖浙毗邻县(市、区)建设平安边界第十六次联席会议在休宁县召开,皖浙赣毗邻10县(市、区)签订平安边界协议。
定期召开合作会议、持续推动警务交流,这是休宁县公安局长期坚持的省际警务协作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11月8日至9日,由休宁县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先后赴毗邻的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公安局参观学习。
“作为三省交界地区,边界警务协作至关重要,这次我们边走边看、边思边议,收获良多,对建立边界区域性安全防护网更有信心。”休宁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洪瑞说。
向机制聚焦发力,抓联动纵深推进。如今,休宁县公安局通过六联警务协作机制,在维护省际毗邻地区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以往临时性互动举措变成警务常态化运行机制,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边界警务治理格局。
从“单一型”到“多警种” 汇聚边界警务数据资源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现在孩子终于可以顺利上学了。”休宁县五城镇的程女士接过民警送过来的户口簿时,连连道谢。
去年9月,程女士希望将女儿的户口迁回原籍,无奈前夫拒绝提供户口簿,程女士找到当地派出所寻求帮助。得知情况后,休宁县公安局五城派出所积极协调其前夫户籍所在地浙江省开化县公安机关联动处置。在多次协商并向上级户政部门请示后,通过数据资源共享,很快为程女士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
像这样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场景,在休宁公安政务服务中不断变为现实。在推动边界警务改革提升中,休宁县公安局综合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手段推进皖浙赣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加快智慧安防小区、“雪亮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让平安城市建设的维度更广、性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