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警员一边接警一边实时录入警情,系统根据报警人所述同步推送现场附近警力,民警迅速出警并及时反馈处置情况,根据警情的不同等级实时分析研判……在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110情指大厅,这样高效的警情流转正在时刻上演。
“我们创新警情综合治理和智能应用机制,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推动警情全流程监测、全闭环处置、全方位治理,规范警情处置、科学警情研判、消除警情隐患,并通过对110警情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提升对社会治安态势的感知能力、驾驭能力和治理能力,机制运行以来,全市警情数同比下降4.95%。”合肥市公安局110指挥调度中心副主任陈胜介绍。
近年来,合肥公安机关以科技兴警为目标,持续优化公安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公安业务需求的科技支撑能力,推动警务运行更高效、更规范,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搭建预警研判平台 筑牢平安基石
2024年11月13日,肥西县群众王某在银行预约取现56万元。收到异常预警信息后,合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随即进行研判,发现多个涉诈风险点,遂将线索推送至肥西县公安局桃花派出所。民警随即上门核查,发现王某已将56万元现金打包好,准备通过网约车运送至指定地点。民警当即进行拦截,避免了群众被骗。
合肥市公安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依托侦查研究中心积极研发预警劝阻、行业管控等机制,创新提升反诈数据资源流动性,全量汇聚预警线索,在市县形成三级预警劝阻、研判打击体系,同时向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咨询服务,开展定制化预警防范。3年来,全市依托预警劝阻平台成功处置各类预警线索近700万条,开展上门劝阻12.8万次,避免群众损失18.8亿元。
为提升打防质效,合肥市公安局侦查研究中心还围绕“重、新、难、预、串”五类案件开展重点研判,以数字化侦查理念推动“三出”研究工作,即出数据模型、出战法战术、出决策参考,深入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中心建成并运行侦查类建模项目53个,累计推送各类涉案线索1.3万余条。在中心支撑带动下,2024年,全市现行命案全部快侦快破,八类案件破案率保持100%,传统侵财类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9.55%。
构建智能防控网络 织密平安防线
2024年10月23日晚,一名男子潜入肥东县某小区,采取拉车门的方式从一辆轿车上盗走财物。接到报警后,肥东县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依托智慧小区系统,次日便将嫌疑人抓获。
近年来,合肥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借助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对社区进行分层防控,推动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全市建成智慧平安小区3879个,居民小区传统侵财类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0.11%。
安全无小事,防范是关键。近年来,合肥市公安局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省创新开展新平台开发和全面应用,并建立任务闭环运行体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夯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与此同时,他们组建要素管控“数字战队”,研发矛盾纠纷风险隐患预警等数据模型,有效赋能基层一线实战。2024年以来,全市共研判调度和闭环处置各类风险隐患1.92万余起,治安要素管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创新无人机交管应用 守护平安出行
2024年1月10日7时30分,2024合肥马拉松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六站)在骆岗公园鸣枪起跑。当天7时开始,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支援民警执飞无人机提前对环湖北路路段开展高低空巡检,为指挥调度提供支撑。
近年来,合肥交警紧扣城市交通治理新需求,着力打造实战型“无人机+交通管理”创新应用。目前,合肥交警已组建一支无人机实战型“飞手”队伍,配置各类无人机115台,日均飞行实战应用200余架次。
合肥交警坚持“巡处一体化”推进实战应用,自主研发无人机交管应用系统,并搭载交通巡查、交通执法、交通事故快处等功能模块,在依托语音喊话实现对简易事故快撤基础上,融合了制图功能,通过在无人机上搭配事故现场勘查终端,后台可自动生成交通事故现场图,全面提升交通事故规范化处置水平。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执行飞行勤务时长3460个小时,发现并联动“铁骑”处置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施工占道、交通违法等影响交通通行事件1800余起。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合肥交警专门配备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和机巢“蛙跳”无人机,并联动警车巡逻、视频监控巡检,实现对高速公路路况的立体监测。同时,他们依托多旋翼无人机便携、小巧优势,在服务区、收费站进行秩序管控、文明宣传和违法处罚,重点开展施工路段巡查,及时发现、消除施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