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安徽
公安要闻  > 正文

安徽公安:“出生一件事”,让数据走上快车道

2021年07月21日 15:35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皖公宣   
中国警察网 · 皖公宣  |  2021-07-21 15:35

   民有所盼,警有所为。安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深入推进“皖警智创”为警务赋能,不断推出新的惠民便民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出生一件事”让数据走上快车道

  “就这样登记就好了?确定不需要再办别的手续了?”近日,滁州明光市自来桥镇的胡先生在办理新生儿出生证明的时候,对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有些将信将疑:“我记得之前听别人讲,办手续有很多层,前前后后要跑好久。怎么到我这儿方便得我都不敢信!”

  沉浸在“升级”当爸爸喜悦中的他还不知道,自7月1日起,明光市就启动了“出生一件事”服务,它打破了旧有的户口现场申报模式,只要在医院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时,填写《“出生一件事”办理登记表》并提交相关资料,这些数据就会直接流转至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办结新生儿户口申报业务。然而,数据却并没有在这里止步——公安局会及时将新生儿户籍信息流转到卫健委、社保局、医保局等单位,接续办理医保、社保和疫苗接种等全部业务。

  一次采集,全流水化办理,明光市公安局的“出生一件事”,真正做到了用新技术赋能、用新理念提效,实现了“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把调解工作做到田间地头

  一起赤着脚、踩着泥,心才会贴得更近。

  7月17日下午,宿州市灵璧县公安局渔沟派出所接到110指令:侯湖村的两户村民有土地纠纷,迅速前往调解。接到指令,民警许天天和辅警王工作立刻赶往现场。在路上,两人就开始合计,这调解的话要怎么谈——因为渔沟镇侯湖村与朱集乡交界,两村村民一直存在土地纠纷,大大小小矛盾已经纠缠了好几年。

  “在这咱也说不清楚,走,到地头去!”来到现场,许天天和王工作毫不含糊,挽起裤腿,就这样赤着脚光着腿,头顶烈日脚踩泥水,深入到了田间地头,听村民们讲事实,为他们摆道理。经过几个小时心贴心的调解,最终为两村村民划分地界,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真正到老百姓身边去,就是宿州市公安局“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全市各县、分局以派出所为单位,在落实“百万警进千万家”的基础上,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组织社区民警、驻村民辅警、包村民警,会同有关部门和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农村、社区、单位、学校和家庭,深入矛盾集中、案件多发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重点地区,围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涉校涉医、房产物业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排查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依托“警民微信工作群”平台,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第一时间获取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及时介入、源头化解;不仅如此,还充分采取“警民恳谈”“警情通报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向群众代表报告工作。通过报告公安工作开展情况、公安队伍建设情况及治安形势,不仅展现了宿州公安新形象、新气象,更是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畅通警民沟通渠道。

  “把工作推进了,离群众更近了,才能真正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扬好,才能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稳定风险消除在基层。”宿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互联网+为窗口赋能

  “您好,请拿好您的户口簿。”“你们这效率太高了!从我进门到办好,也就5分钟吧!服务又贴心!谢谢你们了!”7月16日上午,芜湖居民刘师傅,来到芜湖市镜湖区市民服务中心的户政窗口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户籍民警热情接待了他。不仅为他说明程序、办理手续,还向他介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内容。在民警的引导下,刘师傅通过“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和“城市令”等App自助办理,不到5分钟就把手续全都办完了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为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充分为驻扎在市民服务中心的户政窗口赋能,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不断创新,打造了“优化办事流程、优化预约渠道、优化线上服务、优化便民举措、优化服务方式”等五优化服务模式,通过一站式服务提速办、线上线下便利办、不见面服务自助办、想方设法轻松办、提升素质贴心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被亲切地誉为“温馨驿站”。

  更让群众点赞的是,窗口民警总是想的更深更细更贴心,在做好户政服务的基础上,还为办事群众免费提供矿泉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避免蚊虫叮咬的药品,真正让群众感觉心贴的更近了。

  合成服务中心,为民服务“O2O”

  互联网企业一直推崇“O2O”,而在淮北市公安局,为民服务“O2O”,也已经落实到了线上线下同心圆——新建立的“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实体大厅(公安合成服务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在淮北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支队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下,不仅大厅装修贴合工作,硬件软件也都是业务导向,各警种业务集成授权、业务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也都有条不紊,推动到位。

  公安合成服务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对全市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对“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一是实现网上服务全方位监测,“e网通”、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网、“安徽治安在线”、 “交管12123”、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等一系列业务系统进行“助力+监督”,不仅让百姓申请办理更方便,更推动了办事全追踪和后台监测,考核服务过程,杜绝平台空转和超期办件现象发生;二是实现了全局政务服务数据在线分析,实时掌握各警种业务系统,设置了分层权限体系,搭建全局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分析模型,实现数据智能化统计分析,简化数据报送环节和流程,切实为基层减负;三是实现线下窗口服务在线实时监督,通过专网接入全市派出所、车管所、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视频监控信号,实时动态监控窗口服务状况,不断创新,提高效能;四是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回访,随机抽取部分网上办件,对群众和企业进行电话回访,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同时做好“省长信箱”“厅长信箱”“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群众投诉建议受理工作,及时转办、落实和反馈,实现线上便捷服务与线下方便办事的优势互补、无缝对接。

  通过技术更进一步,服务更近一些,淮北公安在“皖警智创”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充分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小小警务室,服务大民生

  2名社区民警,4名辅警,这就是淮南市公安局三和派出所香樟苑社区警务室的组成团队。

  这座警务室坐落于淮南市山南新区三和镇香樟苑小区,如今已是贯彻落实“放管服”精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晋“网红”。在这里,社区警务室积极打造24小时便民服务点,设置身份证、户籍、居住证、保安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印章缴销等业务办理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贴心服务,真的做到了“凡是派出所可以办理的业务,警务室内均可办理;凡是群众可以享受的便捷服务,警务室均可提供”。

  为了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效,警务室还针对辖区安置房打破原有村居,人口信息错乱的现状,组织以网格员和保安员为主力,业主代表、商户代表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队伍,充分开展网格化管理。对网格内的小区,实现精准采集、动态更新,实时掌控辖区人员动态。近年来,辖区盗窃“三车”等刑事案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刑事发案率较上年下降73%,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警务室还设置微型警民联调室,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尤其是针对辖区孤寡老人多、身边无人照料的实际,社区民警还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主动上门开展业务办理服务。

  “只要持续深化落实改革创新精神,把服务的脚步再向前迈进一步,着力打通堵点隔阂,让警民连心贴得更近一些,就能让群众切实享受公安改革的成果,真正体会到公安民警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心。”淮南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